海门区特殊教育学校梁东艳老师作《大数据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五步教学法”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她从目前热门话题“ChatGPT”入手,与大家分享了她对于信息科技课程变化的感悟,她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应具备审美能力、整合能力、共情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玩的能力、意义感等品质。她与我们分享了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进行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育德为先,政治站位高;素养为向,教育视野宽;学为中心,操作落脚准”,教学内容围绕“激-导-探-评-用”五步教学法实施,为信息科技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了模式。
海安市实验小学佘友军老师作《“数据与编码”模块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实践》专题报告,佘老师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展跨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展开深度分析。佘老师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提供了可以落实到课堂的教学建议,也为老师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在中场休息过程中陈祎、石娟娟老师组织全体组员通过游戏随机产生分组,黄佳玮老师让小伙伴们在游戏中体验编码与数据其实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不缺少教学素材,而是缺少发现教学素材的眼睛。
中午,与会老师热情高涨,放弃休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现场教学设计的头脑风暴。伙伴们相聚在学校的书吧展开研讨,通过小组间的思维碰撞,共同构建《信息系统与抽象建模》课堂教学思路。
在经过充分的研讨后,各小组分别展示了小组成员的研讨成果。
下午,南通开发区实小集团星湖校区徐达老师执教研讨课《我是智慧的通信员》,徐老师让学生模拟通信员间相互传递秘密信息来了解文字与数字间的转换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参与编码过程,提升了对编码的敏感性和对编码的主动分析能力,了解了编码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朱春健老师执教研讨课《保护个人数据》,朱老师以身边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思考数据泄露的可能性,使学生认识到数据存在的潜在威胁,进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朱老师带领学生从个人操作、技术原理、法律保障三个层面了解数据防护措施,同时认识自主可控技术对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意义。
下午的评课环节,由周斌、龚凯健、顾黄凯、鞠敏等老师分别从课程标准、五步教学法角度,对数据与编码、数据与数据安全两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参会教师热烈探讨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优化处理方法。
最后,黄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肯定了活动的务实与高效,提出要深入研读新课标,理解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与阶段性,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有信息科技味的“数据与编码”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学习真发生、思维深延展、素养悄生长。
新课标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机会是给先行者的,实践是我们最好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聚焦新课标、锚定核心素养。信息科技中心组教师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共谱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