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
🕘 收藏时间:2025年10月09日
📂 文档目录:我的云文档/应用/金山收藏助手
📑 本文档由【金山收藏助手】一键生成
秋意正浓,诗韵悠长。9月25日,南通市“江海诗教”教科研共同体推进会暨“立学课堂·童真诗韵”专题研讨活动在南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河校区)诗意启幕。
此次活动由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江海晚报、南通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南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通市海门区证大小学承办。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室主任钱明明、副主任邢晔,南通开发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季春华,以及南通市“江海诗教”教科研共同体成员校的校长、骨干教师代表近200人共聚一堂,以诗为媒,探教学新径。
专家明方向,诗教润初心
南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河校区)朱剑校长作题为《实践育人视域下诗歌教学的诗歌转向》的专题汇报,通过空间、课程、项目、平台四个维度,融合学生唱、诵、演等形式,清晰生动地阐明诗歌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联结。
南通市海门区证大小学张玉华副校长聚焦儿童诗教课程体系,构建“双轮驱动”模式,立足学生、教师、学校三维,实施低中高三阶课程,拓宽“诗教铸魂”师培路径,推动诗教成为学校文化标识,为课程化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如皋开发区实验小学冯兵校长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以《古诗三首》为例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提出整体情境、知人论世、关联意象、紧扣主题四大策略,打破传统古诗教学孤立困局,构建了可推广的教学路径。
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朱晓丽老师以《望天门山》为例,进行从“教诗”到“诗教”的转型,通过解读精神意象、关联诗人生平,注重梯度设计与跨学科融合,实现知识传递向素养培育转变,让古诗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江海诗教”项目负责人、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邢晔着眼诗教育人的基质与可能,提出“以诗为教、因诗而教、用诗施教”等五重理念,阐释“江海诗教”的“诗%2BX”模式,让诗歌融入课堂与生活,以诗教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开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过程中,他还部署了下一阶段“江海诗教”活动任务,就态度、质量、规范、项目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课堂展风采,诗韵润童心
诗意课堂次第绽放,尽显教学智慧。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河校区林洪老师领学《芙蓉楼送辛渐》,通过初读感离愁、再读寻景语、对读探别情、品读悟初心的梯度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资料,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探寻王昌龄的精神世界,感受古诗的育人力量。
南通市海门红军小学姜琴老师引写“最后一句”,通过“感知—欣赏—预测—仿写—创作”阶梯教学,聚焦诗句点睛之笔。融合吟诵、赏析与仿写,搭建思维支架。课堂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展现诗歌教学的启发性与感染力。
如皋市磨头小学张飞老师执教《惠崇春江晚景》,以画入诗,穿越千年,带领学生走近苏轼的旷达人生。不止于景物赏析,更拓展至生命境界,使古诗课堂充满哲思与情怀。
启东市汇龙小学徐海英老师以“诗意悠悠家国情”为主题开展组诗教学,精选《七子之歌》等爱国诗篇。通过诗史融合、审美体验与思维探究,自然浸润家国情怀,实现文道统一。
南通市海门区证大小学汤锦秀老师执教《出塞》,从识字、朗读到诗意感悟,逐步深入。在“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苍茫中,引导学生体悟戍边情怀,以诗铸魂,彰显古诗中的爱国底色。
海门区证大小学陆海娟老师带来《短诗三首》,立足冰心诗行,品节奏、赏画面、悟情感。从母爱到自然,引导学生以诗意的眼光发现生活之美,让童真与诗韵共鸣。
如东县双甸小学季婉娜老师执教《敕勒歌》,语言平实而细腻,解锁诗句中的壮美风光与真挚情感。课堂朴素自然,贴近学生心灵,传递出民歌的辽阔与深情。
海安市南屏小学花维老师执教《游子吟》,诗乐融合,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师生互动真挚,旋律与诗意交织,使“母爱”主题深入人心,课堂感染力强。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河校区周勤勤老师教学《雪梅》,以诵读、体悟、学法和拓展为核,兼顾诗词韵味与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全面看待事物,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双提升。
通州区英雄小学黄霞老师带来《清平乐・村居》,跨学科融合,连古今之情,悟田园之趣。课堂将词中村居转化为文化坐标,激发学生对传统诗词的亲近与认同。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河校区顾沁老师执教《I like sport》,以听、看、读、说多维互动,结合运动话题拓展创编。在韵律中融语言学习与生活情趣,展现英语诗歌教学的活力。
南通高新区小学徐永利老师执教《A little seed》,从诗歌韵律到生命寓意,由浅入深。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播种之趣,自然渗透成长哲理,实现语言与情感教育融合。
议课促深思,诗路共前行
课已毕,思未了。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执教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设计路径与教学感悟,听课老师们则从不同维度和层面评课议课,畅谈自己的所思所悟和意见建议。交流、对话,疑问、启发,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诗意栖居,情满江海;诗教无痕,落地有声。此次活动,不仅是“立学课堂”与童真诗韵的美妙相遇,更是诗教与文化育人之路的生动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诗心看世界,以诗情育新人,在诗教的道路上踏歌而行,步履不停。
文字丨陆建伟 姜嘉玲
照片丨印李媛 杨晓林
编辑丨章程超
校对丨范诚成 张小玲 郁菊香
审核丨张小玲 郁菊香 朱 剑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