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教育动态> 综合新闻> 正文内容

共融共生:看见成长的力量——记开发区星湖名师115培养工程“跨界共生”高师附小分会场课堂展评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点击数:

共融共生:看见成长的力量——记开发区星湖名师115培养工程“跨界共生”高师附小分会场课堂展评活动

 

2025年4月8日至4月10日,南通开发区星湖名师115培养工程“跨界共生”班会、道法、数学三场课堂展评活动在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汇聚区域多所学校优秀教师,展开跨学科、跨校际的教育交流,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聚焦课堂,多元展评亮点纷呈

NO.1班会课:爱国与科技的深度对话

三堂班会课紧扣“爱国”与“科技”主题,精准把握育人方向。星湖小学王晶晶老师通过“西瓜自由”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奋斗精神与爱国情怀。星湖小学杨茹旭老师以“科技强国”为主题,激发学生守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高师附小吴炆轩老师借助AI助手串联古今,AI模拟发明实践让梦想触手可及,科技教育落地生根。

南通市教科院朱琳主任高度评价课程主题契合时代,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建议以长期德育实践延伸课堂效果。高师附小帅宁华书记点评三节课亮点纷呈:主题鲜明,爱国教育扎根生活;体验为先,让教育“可感可触”;Al赋能,激发学生科技探索意识。主持人教师发展中心陈燕老师勉励教师以教育者的格局设计课堂,以创新的布局激发学生潜能,最终收获“强国有我”的圆满结局。

NO.2德法课:跨界融合的教育智慧

德法课以“跨界融合”为特色,四位教师通过多样化活动设计深化学生认知。小海小学龚梅花校长以规则意识为核心,巧妙构建“情境浸润—思辨共生—实践生成”的育人路径,引导学生知行合一。通大附小陈点老师以劳动教育为轴,将痛点转化为学生成长契机。通大附小许文明老师通过网络素养启蒙,强化学生责任意识。高师附小汤婷婷老师以张謇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家乡变化,孩子们用“豆包”AI畅想未来南通的模样,增强了课堂感染力和科技感。

课后,教师发展中心崔梅老师主持了评课活动。南通市教科院董一红主任与竹行小学李小琴校长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董主任强调教学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坚持“学生为本”,构建连贯学习闭环。李校长倡导构建和润课堂,实现学生认知与体验的融合。

NO.3数学课:思维生长的智慧课堂

四节数学课以素养目标为锚点,探索思维生长的课堂新样态。星湖小学宣淑雯老师执教的《相差关系》以生活情境切入,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星湖小学季雨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借助动态演示和学具操作,让抽象概念变得触手可及。高师附小戴亚琴老师带来绘本课《神奇的面包机》,以童话故事串联数学任务,探索符号化思维与运算规则的跨界融合,展现数学与文学碰撞的奇妙火花。能达小学黄蓉蓉老师的《有余数除法的复习》以思维导图串联知识,通过开放性问题激活高阶思维。

数学课展评活动由星湖小学周平健主任主持。南通市教科院顾娟主任紧扣数学新课标理念展开高位引领。她强调,新教材背景下的课堂应立足核心素养导向,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立意”,教师需精准制定“可观测、可操作”的素养目标,并通过真实情境与结构化任务推动目标落地,真正实现“教学评”与素养目标的深度咬合。

观摩学习,春日研途芳华绽放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区内“115”名师工作室成员、各校教师代表及高师附小教师共百余人参与观摩。观摩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能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度交流,对今后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共融共生,看见成长的力量,此次“跨界共生”课堂展评活动,以科技为翼,重塑教育图景。在科技赋能下,课堂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相信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南通开发区的教育事业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