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科学魅力 分享知识阳光--苏锡通园区实验中学科普宣传活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7日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全国科普日,即2003年6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自此,中国科协每年都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全国开展科普日活动。从2005年起,为便于广大群众、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活动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为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

 

一、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六要六不要

要点一:食品要新鲜,不要吃变质食品。

要点二:食品要煮熟,不要吃生冷食品。

要点三: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要点四:要饮用清洁卫生水,不要用未经消毒的水和喝生水。

要点五:饮前便后要洗手,不要用手直接抓取食品。

要点六:不要吃苍蝇爬过的食物,要搞好环境卫生和防蝇、灭蝇、灭蜂。

二、科学防疫

疫情未结束期间,不去疫情中高险地区,出门要正确佩戴口罩,公共场所主动出示绿色健康码,配合体温检测,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在公共场所尽量避免触摸公共物品,回家后勤洗手。

1. 不聚众,正确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社交距离。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自觉遵守公共卫生守则,不随地吐痰,避免病毒通过呼吸道交叉感染,用过的口罩统一放医疗垃圾桶。

4.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臂肘、肘袖遮掩口鼻,不用脏手触摸眼睛、嘴巴、鼻子。

5. 做好个人防护,出门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手,要勤洗手、正确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或含有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

三、防灾减灾

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增强公众的避灾自救意识,掌握避灾自救互救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避灾自救互救能力,可以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1. 地震

室内逃生

观察自身环境,了解逃生通道,第一时间躲避,可选择承重墙多的厨房、卫生间,背靠承重墙,蹲坐。不要乘坐电梯,不要贸然跳楼逃生。

室外避震

注意保护头都。选择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远离易坍塌、倾倒的危险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躲开高压线杆、路灯、广告牌、危房、围墙等危险物。

2. 台风

当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时,表示台风已经逐渐影响我们。应全力以赴、积极防避,以“避”为主,避免人员伤亡,碰到危险时可以打紧急求助电话。

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拔掉室内不必要的电源插头,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2.人员尽量呆在安全、坚固的房屋内,紧闭门窗,千万不要随意外出。
3.停工停课停会。
4.台风来临时,如果你正出门在外,千万要小心谨慎,远离隐性危险事物或建筑。

3. 火灾

关掉大火与自己之间的所有门窗,用衣物或者破布将门缝全部塞紧。打开不通火道的窗户并站在窗边,大声呼救。

人身着火,应快速在地上滚动,制止火灾,身旁人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立即送往医院。

 

防灾减灾、防疫等系列活动的科普,有助于学生掌握自我防护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防护能力,增强师生防护意识,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

 

分享:

点击排行

  • 暂无资料